文丨西部菌
“世界工厂”、“史上最强省域第三城”、“拥有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地级市”、“拥有最多CBA球队的城市”……
可能中国没有哪一个普通的地级市,能有东莞这么多的“故事”和“头衔”。
最近,这个领风气之先,以“生猛”著称的南方城市,再次开辟一个新赛道。
来源:网络
10月10日,东莞市商务局正式宣布:与阿里巴巴1688达成框架合作意向,合力把东莞打造为1688“产业带数字化”试点城市。
据悉,1688将为东莞搭建全方位的产地产业品牌营销体系、数字化基础设施配套体系、乡镇电商业务服务体系、品牌包装孵化、IP打造等多类服务项目,结合东莞产业特色,全面赋能当地制造业升级。
一个是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采销平台,一个是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之都,强强联手,必有火花。
但这不仅仅是东莞的机会,也预示了一个新的城市产业发展方向。
28个全部入围全国千强镇的小镇,每一个都着扮演中心角色,都有拿得出手的产业。
凤岗的电子电器、中堂的造纸、长安的智能手机、厚街的家具、虎门的服装……每个都雄霸一方。所谓“东莞塞车,世界缺货”,正是建立在这种多中心的强强驱动之上。
不过,东莞也是一个优势和短板都非常突出的城市。它的短板之一就是,外贸实力很强,全国仅次于深圳、上海,但依存度非常高。1995年达到峰值433.8%,即便到今天也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。
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东莞开启腾笼换鸟和产业升级,大力延长产业链,提升品牌号召力,一心想撕掉“代工厂”的标签。
但和自身的制造业体量比起来,今天东莞的品牌效应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。
比如,东莞制造业目前最引以为傲的一点是,全球4部智能手机,就有一部产自东莞。其中OPPO、VIVO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。
但除此之外,东莞能够做到家喻户晓的品牌,依然不多。
对于一个普通的地级市来讲,有一两个世界级品牌,已经可遇不可求。但东莞显然不能止于此。
东莞的制造业体系配套完善,形成了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;
东莞拥有超过110万市场主体,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二,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万家,超过广州、深圳,位居全省第一。
众所周知,东莞过去的来料加工模式,主要就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。
它成全了东莞经济在原始积累阶段的活力,但随着全球外贸形势和产业版图的变化,这种骨干企业匮乏、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生态,大大限制了东莞制造的天花板与产业含金量。
因此,1688与东莞的合作,其中一个重要方面,便是将为东莞提供全方位的产地产业品牌营销体系、品牌包装孵化、IP打造等多类服务项目,这恰恰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生态最需要的。
另外,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,未来两年1688将联合网商银行为东莞制造企业提供200亿金融支持。
如果每一个镇能够成功孵化和升级一到两个如OPPO、VIVO这样的世界性品牌,东莞的产业生态必将迎来质的变化,在全球产业版图中也将占据更重要的分量。
数字化的发展趋势,正在席卷所有行业,作为经济重心的制造业也难例外。
之前,阿里巴巴发源地杭州公布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数据:到2022年,杭州重点产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将达到80%以上,其中传统产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将实现全覆盖。
如果说杭州在数字经济上的率先行动主要侧重的是覆盖率,那么,作为世界级制造业中心的东莞牵手1688打造“产业带数字化”城市,就是要在制造业的数字化上做到极致。
二,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生态,以及高企的外贸依存度,需要专业化力量来打造品牌、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推动产品“卖全球”。
这里仅举一个细节:过去是工厂自己在电子商务平台开网点,难度大且门槛高,对相关配套生态要求也高,企业难免力不从心。
而在牵手1688后,工厂便可以专注于干好本业,抓好精益生产,让平台负责本地服务商建设和供应链服务。
东莞特色化的“一品一镇” 模式,是建立在专业化的集群和分工之上,而产业带数字化,则是一种高效的产销分工。
三,东莞的城市和产业气质与数字化、网络化非常契合。
用一种说法来概括东莞,可以归纳为这是一个“生活在远方的城市”。不仅外贸依存度居全国前列,对外来人口的“依存度”同样在全国无出其右。
2018年末,东莞全市常住人口839.22万人,其中户籍人口只有231.59万人。也就是说,有超过600万的非户籍常住人口。这一规模在全国仅次于上海、深圳、北京。
不夸张的说,东莞的未来,其实就取决于对世界市场的参与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对外界的吸引力。
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《2018年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》,东莞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仅次于“深北广上”, 排名全国第五。所以,东莞的人口吸引力毋庸置疑。
而在产业端,东莞携手1688,开辟数字化产业带,打造品牌,则是继续延续自己的产品对世界的吸引力。
东莞被选中作为首个数字化产业带的试点城市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——它是三大一线城市的环线城市。数字化产业带7大要素
在城市群和都市圈时代,每个非一线城市都在争做一线城市的环线城市,但只有东莞,可以说是把香港、广州、深圳三大一线城市弄成了自己的环线城市。
凭借这份独一无二的优势,东莞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分流来自一线城市的优质资源。华为研发中心搬到松山湖就是典型代表。
反过来,东莞也对它周围的一线城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“拱卫”作用。经济学家张五常推断深圳将会超越硅谷的主要原因,就在于“硅谷没有一个像东莞水平的工业区”。
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建成世界新兴产业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。而东莞在其中扮演了连接者的基石作用。
东莞的“数字化产业带”打造成功,就很有可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燎原之势,助推整个湾区的产业进化升级。
不只是东莞,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,没有城市可以置身事外。
在中国,经过数十年从代工到设计、制造一体化的演化后,中国制造们集体迎来新一道坎——品牌化转型。
对东莞制造企业而言,它们有着过硬的生产能力,在国际供应链里发挥重要作用,但却在形成稳定的代工优势的同时,也形成了很强的路径依赖。
这一点也是国内不少工业重镇所面临的问题。比如重庆,相对低端的汽车产业,在全球汽车产业大降温的背景下,受冲击明显。
为此,重庆提出的是向智能化转型。通过智博会的平台,引入更多的互联网巨头,一来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,二来也通过培育新产业来改善传统的产业结构。
东莞的做法之一,则是借力1688这样的流通数字化平台,把产品卖得更远,把品牌做得更大。
两条路径差距,其实是由两个城市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。作为老牌工业城市,重庆的产业结构比较陈旧,但东莞作为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,少有历史包袱,更需要的是打响品牌、拉近与世界的距离。
但是,这两种路径只是阶段性不同,最终所有城市的产业,恐怕都离不开产业数字化这个大方向。
当杭州喊出传统产业和规上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将实现全覆盖,当老牌工业城市瞄准智能化转型,当东莞与1688共建数字化产业带……智能化、数字化的产业转型方向,已经越来越清晰。谁抓住了机遇,谁就有可能在这个新赛道上占据先机。
据悉,未来1688还将扶持10个“数字化产业带”中枢城市。市场的嗅觉是最敏锐的,未来这10个中枢城市的布局,或许能重塑新的城市产业版图。
张五常说,东莞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区,不像温州那样专于小商品,不像苏州工业园那样名牌满布,不像阳江那样专于一两项行业。东莞(某种程度也要算进同在深圳隔壁的惠州)是无数种产品皆可制造,而且造得好、造得快、造得便宜的城市。
这句总结或许道出了某种城市竞争的本质,谁能持续为世界输送“造得好、造得快、造得便宜”的产品和服务,谁就将立于不败之地。
那么,杭州、重庆、东莞……有雄心的城市,都不该错过这个赛道。本账号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签约账号
转载、合作微信:hbdx1990xz